皇宫里的许多法桐已经“消失”了
中国园林网7月10日消息:4月底5月初,有消息称法桐树已返回大兴宫。目前,太平北路至太平南路绿化已基本完成。然而最近有市民发现,随着地铁3号线修复工程的启动,刚刚“入驻”故宫一个多月的法武不见了。
市民:法通走了。
今年春天,地铁3号线建设部分完成后,园林部门开始恢复太平北路的道路绿化景观。当时园林部门在大兴宫地区补种了80多株法图,DBH长约16厘米,树龄8-10年,分两批种植。
其实当时种植的时候,因为天气炎热会影响树木的生长,园林部门很担心这些法桐的成活率。所以园林部门特意“降低”了当时的规格,希望它们能够茁壮成长。最近有市民反映,这些小法图玛树的生长情况不是很好,有几棵法图玛树已经消失了,可能已经死了。
昨天,记者在大兴宫看到,在江宁织造房一侧附近,原来那排法桐已经种了不少空树坑。一台挖掘机正在人行道上挖掘,正在进行路面修复的工人说:“在地铁3号线路面修复之前,这里有8棵树死了,都被移走了。”记者还在快车道附近的一排树上发现了空树坑,但现场工作人员表示,“快车道上的空树坑之前并没有种植,是故意空预留的。”
这些泡桐树是怎么死的?现场工作人员说:“不知道”。
风景园林局:要“休息”了
太平北路到太平南路少了几条法桐?在南京图书馆一侧,记者看到人行道、快车道上有空树坑,但由于道路施工围挡,具体数量无法确定。记者去了太平南路,绿柳酒楼附近移植的两排英寻树也有5个空树坑。
这些胖子去哪里了?昨天,记者采访了南京市园林局。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地铁、市政建设等施工工期的延误,该路段交付园林部门植树的时间也有所延迟,部分法桐最晚种植时间接近5月底。“当时气温逐渐升高,不是最佳移栽时间,部分法桐长势不好”。
该负责人表示,“从6月底开始,我们就主动要求施工单位将其中27个生长不良的孩子搬回苗圃调整疗养。”同时,该负责人表示,“被摘除的法桐大部分叶子还没有送出,上部有部分已经死亡。即使当场保存,形状也不见了,树冠也不见了,影响了道路的景观。”记者获悉,考虑到接下来的气温越来越高,更不适合移植,所以园林部门计划今年冬天再次补种。
现场,法通正在“吊水”
昨天记者注意到,大兴宫广场上的树木长得并不是很好,甚至连树上的叶子都散落一地,看起来无精打采的。每棵树上都有一个输液器。记者细看时,这种输液名为“宜植14号”,是一种主要用于促进移栽树木成活生根的生长液。它能迅速补充树木的营养,使树木强壮,根系发达。
雨季过后,南京将遭遇高温。还没有被拆除的法通能安全度过夏天吗?对此,相关园林专家告诉记者,“很难说,这要看每棵树的抵抗力。”
他说,“像法桐这样的落叶树种,移植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它离开后的那个季节,比如11-12月或1月。”这时,落叶树种会进入休眠期,“对移植的伤害最小。”如果3月中旬万物复苏,叶片发芽,须根刚刚长出,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移植就是一种“反季节栽培”,不合理。
两个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同一时间移植,不同的地方命运不同?
昨天也有细心的市民反映,水左港路在6月前就拓宽了,那里移植的法桐比大兴宫大很多,也是4月底5月初移植的。
昨天,记者还去了水左港路。从视觉上看,这些大尺寸的法桐长得真的很好,绿叶非常茂盛。
为什么同时期移植的Fate-tung的“命运”如此不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景观专家说:地下空建设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比如新街口广场,地铁1、2号线交汇,地下开挖空较大,这里不可能有大树蓬勃生长。因此,“建议在地下空建筑施工前,园林部门可以提前介入,甚至在做环评时分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问题二:如何避免“错过最佳移植时机”?
“道路施工完毕后,轮到园林部门覆土补种。”南京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施工变量多,一旦工期延误,补种的植物可能会错过最佳种植季节。”
那么,未来类似的情况会如何改变呢?园林专家告诉记者,“工程建设中最好考虑植物的种植时期,避免反季节栽培。”该专家表示,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可以通过种植临时绿化来解决施工后的景观问题,“种一些草皮或者放一些盆花。”
推荐阅读:
山东:法通大道带来酷炫“范”
江苏南京:20棵参天大树被砍成“秃顶”,以此来帮助这些树“拯救生命”
天津:适宜树种名单公布。白蜡和国槐最喜欢天津。
江苏南京:河西13000棵大树“落脚”三年,法通大道、银兴大道醉人。
(来源: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