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鸟栖息在红树林里。
10月27日,中国园林网讯:泥弹涂鱼在滩涂上跳跃,白鹭在红树林和潮间带滩涂上游荡,潮汐涨跌。这种宁静和谐的景象出现在同安湾下滩尾。昨日,记者从下潭尾滨海生态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建设项目组了解到,该项目已取得重大进展,预计明年上半年完工。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下滩圩开始了从一个堆满垃圾设施和建筑垃圾的天然堆场向红树林生态湿地公园的转型。在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厦门大学海洋生物学家启动了下潭尾滨海生态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建设项目。
2013年1月,厦门大学团队接手& ldquo重塑& rdquo在对下潭尾滨海生态湿地公园滩涂和红树林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进行深入调查后,制定了滩涂人工放流鱼、贝、虾、蟹等海洋潮间带生物的方案,建立了以秋茄为主要树种的4个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区。
从2014年1月开始,项目组根据潮汐、温度、生物习性等环境特点,开始在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滩涂分批人工投放适合本地生长的鱼类、贝类、虾类、蟹类、多毛类。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最新调查数据显示,4个保护区的鱼类、贝类、虾蟹类的种类数量和生物量均有明显增加,生物量分别增加了2.99倍、4.76倍、1.19倍和2.8倍,而湿地、滩涂和红树林的种类从项目启动前的20多种增加到目前的80多种。
生物多样性水平的显著提高,意味着下滩圩滨海生态湿地公园滩涂红树林良性生态系统基本建立。能够反映下滩围环境生态变化最直接的指标之一,就是曾经消失的白鹭,最近越来越多地回到下滩围,沙滩上随处可见大小不等的弹涂鱼。
背景
2011年,我市推出首个以红树林为主题的生态湿地公园。夏薇红树林湿地公园一期共清理了125公顷海滩,种植了42.8公顷红树林。经过四年多的造林绿化,下滩尾红树林湿地公园景观已形成一定规模。
下一步,红树林湿地公园将继续实施二期工程,新增两个红树林生态岛,总面积约31.7万平方米,建设养殖中心。同时,结合公园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的生态功能布局,开展码头、水道、观光走道、科普走廊等市政、旅游休闲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其他;一湾两岸三区九区& rdquo功能分区格局,预计到2020年,下滩尾红树林湿地公园将全面建成并向公众开放。
推荐阅读:
福州:五龙河湿地公园发生火灾,1200平方米芦苇被毁。
兰州投资54亿修复黄河兰州段湿地。
南宁西进湿地公园禁止伐木。
福州的一个湿地公园,面积1200平方米,芦苇摇曳成火焰。
(来源:厦门日报)